你一生需要賺多少錢?|心靈文章

生活小品

1. 存款: 多少錢才算安全呢?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人說 $500 萬,有人說 $1,000 萬。但你覺得 $200 萬元安全性存款合理嗎? 什麼是夠用的錢? 算一下到底我們這輩子要花多少錢才算是夠用呢。 假如你現在已經 30 歲,從現在開始工作 30 年的話,我們要花在那裡呢? 2. 房子: 在香港買一棟房子,包括裝修需要多少錢? 200 萬不會太過份吧?簡單地計算一下 $5,600 每月 × 12 個月 × 30 年 = 約 $200 萬元 3. 車子: 買一輛還算安全的車子,$15 萬一輛應該不會太過份吧。 這輛車讓你開六年,應該要換了吧,三十年你需要換五部車。所以是 $15 萬 × 5 = 約 $75 萬元 4. 孩子: 你想生幾個孩子呢?兩個可以吧! 中國時報曾經報導,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 $350 萬元,不包括留學,像到哈佛唸書一年要 $100 萬元。 所以你需要準備的教育費是 $350 萬 × 2 = 約 $700 萬元 5. 孝順父母: 一個月給爸爸媽媽每人 $2,500 元。如果結婚後,只供養一方的父母 10 年(假設他們有退休金),你要孝順父母的錢大約是: $2,500 × 2 人 × 12 個月 × 10 年 = 約 $60 萬元 6. 家庭開支: 一家 4 口,每個月家用花費算 $5,000,差不多吧,買菜、水電、煤氣、交通、電話費、紅白炸彈等等。 $5,000 × 12 個月 × 30 年 = 約 $180 萬元 7. 稅務: 薪俸稅、營業稅、利得稅、一年繳下來,$5,000 元跑不掉吧! $5,000 × 30 年 = …

Continue Reading

分蘋果的故事|心靈文章

生活小品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 50 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 50 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有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大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一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作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 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裡,你想要什麼好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慌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如果你是孩子,請把這個故事講給媽媽;如果你是媽媽......

Continue Reading

有時候您贏了,但其實您輸了|心靈文章

生活小品

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所租的小套房裡為著添購新家具的事情而鬧彆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剛毅木納,過沒多久作老公的就已處於挨轟的態勢。 不一會兒,兩個人都嚷得精疲力盡,說不出話來,這時前幾分鐘一直被迫採低姿態的先生忽然開口了,他感慨地對他所愛的老婆說:「老婆,就算妳講得全都對,但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雖是短短的幾個字,確多麼值得我們這些講求「贏」為目的的現代人省思啊! 我很喜歡一句名言:「有時候您贏了,但其實您輸了!」 可不是嗎? 有時候您贏了面子,但其實您輸了感情; 有時候您贏了口舌,但其實您輸了形象; 有時候您贏了好處,但其實您輸了友誼…… 總之,有時候您看似贏了,實際上您卻輸了! 待人處事固然應該「據理」,但卻不一定要臉紅脖子粗地在那兒「力爭」! 理直氣「和」的態度絕對比理直氣「壯」更易為人所接受。 這世界上有四種人: 第一種人 – 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也不好; 第二種人 – 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卻很好; 第三種人 – 有自己的原則,也很會講理,但表達方式卻很「衝」; 第四種人 – 很有立場,很講道理,溝通方式也很溫和。 如果將這四種人各配上一個形容詞, 我們可以說: 第一種人,是徹底的「可憐人」,因為他將一無所有; 第二種人,是鄉愿型的「濫好人」,因為他實在缺乏立場; 第三種人,是橫衝直撞的「機器人」,因為他雖然邏輯無礙,卻不懂與人相處的藝術; 第四種,是「最可愛的人」,因為他們就是像天使一般。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成為「第四種人」,您才會是一個真正的贏家! 在人際互動間,您會顧此失彼嗎? 您常「看似贏了,但卻輸了」嗎? 實在值得您深思咀嚼之。 做人不講理,是一種缺點; 做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

Continue Reading

人生沒完美,得和失本應就是一對|心靈文章

生活小品

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最想改變的,是甚麼?如果我把以前種種後悔的事重新再來一次,那…… 你曾否想過:「如果我不是……就不會……」,一如電影《緣份兩面睇》(The Sliding Doors)的一組劇情:女主角遭公司開除傷心地回家。在地車月台被因一個在梯間玩耍的孩子阻遲了半秒,列車走了。另一組劇情:那孩子在玩耍時被父親拉走,女主角順利地跳上列車,抵家時剛好撞破同居男友和舊情人胡混 。 兩段不同故事只差半秒鐘,結果雲泥之別。 「蝴蝶效應」 一隻蝴蝶飛舞,很輕微的改變周圍的氣壓,而這些輕微的擾動改變了的氣壓,卻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一個月後,位於大西洋對岸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就會因為氣壓被改變,而出現狂風暴雨甚至龍捲風;或者中國北京的一隻蝴蝶振翅飛舞而改變了氣壓,太平洋對岸的美國芝加哥因此下起雨來。 在 1972 年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Lorenz)提出「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的論文,在某個系統中即使只是作出一點點的改變,結果也難以估計,這種現象稱做「蝴蝶效應」。 1961年冬,洛倫芝(Lorenz)一如往常操作氣象電腦,他把溫度、溼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要計算氣象的可能變化。他想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就把某一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去計算更多的後續結果。他竟發現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了;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這些微的差異卻造成了天壤之別。由此也說明了要長期、準確地預測天氣,根本是不可能。因為初期的微小差異,會造成後續連鎖反應的驚人結果。 記憶碎片 人有時為了說過或做過一些事情產生的結果而懊悔,這些懊悔令人不願接受現實,甚至罪疚。在心理治療中的「時間線治療」,就是讓人回到過去的發生事情的前後,重新接受這件事情的正面價值,好讓他得著醫治。電影《蝴蝶效應》的艾雲從小就出現失憶現象,可能由於他童年的心理傷痛難以承受,產生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潛意識自行抹掉創傷記憶,以避免加強心理壓力。 艾雲會忘了為何在課堂上會畫一幅殺人的圖畫、明明在吃早餐卻莫名奇妙發現手上拿著一把鋒利的切肉刀、明明在精神病院探望父親,卻突然發覺父親掐住他的頸;他與同伴惡作劇,裝了炸藥在別人的信箱裡,炸死了一對母子……等等,之前之後和中間的過程一片空白,好像一些斷層的夢境。諸如此類的事一而再的發生,心理醫生著他寫下生活日記。 為擺脫失憶的心理陰影,母親要搬家。艾雲對小女友姬莉承諾了一定會回來找她。 七年後艾雲的回去卻使心愛的女友自殺;他惘然不解,腦海只浮現一串串不能連貫的片段:父親有精神問題、童年好友成了殺人犯、青梅竹馬的女友被分離……,為了追尋真相,他翻看小時候所寫的日記,但此舉卻引發了後來無法停止的效應……… 穿梭「過去」 艾雲翻開過去的日記去尋找失去的記憶,卻意外地發現日記可帶他回到過去,改寫歷史扭轉命運。他在日記中穿梭,將過去曾經做過的事說過的話更改,令經歷完全改變。艾雲進出了「過去」多次,並且對「過去」作出了多次的「修正」,在不同的「修正」中得出他意想不到的結果。 當他在「過去」救了本已自殺的姬莉,不讓她被變態的父親擺佈。回到「現在」的自己卻變了殺人犯、最好的朋友進了監獄。於是他又回到「過去」改變好朋友的命運,但回到「現在」卻使他失去了姬莉、自己成了殘廢、母親患了癌症。於是他又再度回到「過去」…… 他逐漸發現,每當他回到「過去」作出了的「修正」,都會使「現在」的生活受到牽連,造成無法預見的影響,產生更多的連鎖反應!這一切的「修正」如同滾雪球,造成了更多他不希望見到的悲劇。於是,他一再回到「過去」作出「修正」,拼命和時間競賽來彌補因「修正」而有的新的傷害……。「過去」是真的被他改變了,但「命運」卻仍不是他能掌握! 「如果」非「當然」 「如果」你不做那件事,你「當然」不一樣, 「如果」你不犯錯,你「當然」會少了一道傷痕; 「如果」你肯讓她一點,她「當然」仍在你身邊, 「如果」你把握機會,你「當然」會生活得更好……… 「如果」能回到過去改變某些事,情況果真「當然」會好些嗎? 艾雲以為「如果」當天他幫助姬莉擺脫變態的父親,今天她就「當然」不會自殺;他在「如果」中改變了她的命運,自己卻成了殺人犯;在「如果」中他阻止了一宗意外的發生,好朋友「當然」健康快樂,但他自己卻因此斷了雙手,母親患了絕症。就像數年前的另一齣電影「緣份兩面睇」(The Sliding Doors),搭早一班地鐵或遲一班地鐵,接下來的人生可以是兩個故事。 我們或會想,「如果」沒有說了那句傷害情人的說話,今天「當然」已經擁有幸福的婚姻;「如果」當天沒有貪睡而遲到,考試成績「當然」更好、現在就「當然」有一份更好的工作、生活「當然」更快樂。 這些「如果」的假設,會令你自怨自艾,可是真能改變,卻會有許多可能性的結果,不一定是你認為「當然」如此的;生命可能「當然」更糟。你「如果」要得回一些,卻「當然」會失去另一些,人生總有遺憾和不完美。電影中的艾雲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時間旅行回到「如果」中,可惜每一次都非「當然」地以喜劇收場。 「抓住」與「放手」 艾雲終於明白了,他可以改變過去,卻無能力操控將來;他不再強求了,既然他和姬莉在一起只會做成他人更多的不幸,他選擇放棄,所以他最後一次重回過去,他愉快地與姬莉道別,從此再無牽掛。 人想要矯正已發生的錯誤,盼能改變當前破碎的人生,這原本無可厚非,每個人總有一些遺憾事想挽回或彌補,但別忘記在「過去」只要一丁點改變,可以使周遭一切事情可以完全翻轉,而使所有人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艾雲改變他記憶中的事實,原是為了滿足自己,想有更好的結果,卻是更大的災難。他明白到人生永遠都不會有完美,也沒有甚麼是「當然」的;得和失都是人生的一部份,就以平常心來接受過去和現在的自己,努力今天。 他決定不再執著於擁有愛情,放手於童年的承諾。他似乎是失去,但卻得到心靈的平安;他明白到真愛的意義,非在抓住而在放手,他在痛苦記憶的世界中得著釋放。 活在今天 人要活得「生生猛猛」,就要放手,遺憾、苦惱才得以放開。拋開記憶的包袱,輕鬆上路,要明白人生沒完美,得和失本應就是一對。與其為過去傷懷,不如好好接受過去和現在的自己,不必刻意做振翅蝴蝶,也可以積極愉快「活上去」。即使將來不能成為一道旋風滿身是勁,至少化為縷縷清風,輕拂破碎受傷的心靈,為人洗滌煩擾,生命充滿難解的謎,但相信萬事有主宰掌管,衪是最終掌權的主!最重要是:衪是愛!任教世事如何變遷難測,祂仍在,我們無需要回到過去重寫歷史,「更生」是在當下,是現在,不是過去!再說,如果這主宰宇宙萬物的主不是愛,任憑你有多大改變過去的能力,你也無法擺脫惡運,徒勞而已。 人的一生有太多東西無法掌握,一個小小的決定足以影響身邊人的一生;這影響可大可小,可好可壞,不是人可以控制的,與其重塑過去,不如活好當下,找出你人生中的意義,好好善用生命。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聖經羅馬書

Continue Reading